当前位置:首页

>红色印记>红色胜迹

燎原社史纪念馆

发布时间:2014-08-21来源:地区管理员

  1956年春,中共永嘉县委在实现农村高级社的过程中,针对农村出现“生产大呼隆、分配平均主义”的弊端,决定派戴洁天率工作队到雄溪乡燎原社进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试验探索,后来定名为“包产到户”。

  燎原社(今属瓯海区郭溪街道)是由雄溪乡任桥、凰桥、曹埭3个村12个初级社合并升为高级社的。5月下旬,戴洁天率工作组在燎原社开展包产到户试验,经过夜以继日地辛苦劳作,在燎原社试行了“三包到队,责任到户,定额到丘,统一经营”责任制,简称“三包到户”,这一效果很好,社员积极性大为提高,耕种面积扩大8%,春粮增产40%,养猪等副业得到很大发展,并出现农业和副业分工的好势头。秋后,燎原社包产到户的试点试验在全县大规模推广,到1957年2月,永嘉县637个合作社中有255个实行包产到户;温州地区有1000多个高级社17.8多万农户实行了这一办法,占全地区农户总数的15%。

  时隔一个多月,风云突变,反右派斗争开始后,永嘉以至温州地区的包产到户很快受到批判和被“纠正”。至此不到10个月的包产到户试验被全面停止。同时参与和支持试点的200多人也受到省、地委和永嘉县有关部门的严肃处理。后来出现“反右”、“大办”及“文革”动乱等一系列不断升级的“左”的错误交织在一起,包产到户试验被打成“分田单干”、“闹包产闹分社”等罪名,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摘掉了强加给“包产到户”的罪名。

  燎原社作为农村改革的源头,它比人们所熟知的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农村改革早了22年,它的实践对于中国农村集体经济模式的探索和形成,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它向后人展示了温州人敢为天下先,勇于创新的气魄。

  为了记录那段历史,传承郭溪人民积极探索农业发展道路的创新、拼搏精神。2001年在瓯海区郭溪镇任桥老虎山公园内建成了燎原社史纪念馆,总占地400多平方米。纪念馆分五间两层,馆内陈列着相关历史资料、图片及农业用具。原中央纪委副书记刘锡荣等领导曾亲临该馆,并题词“燎原社史纪念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敢为天下先”等。2008年郭溪镇政府对纪念馆进行了修缮,并按历史沿革将展馆分成三个部分,运用图片、实物的形式展示了燎原社试行“包产到户”的历史背景、艰难历程以及改革开放30年来燎原社任桥、凰桥、曹埭三个村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

  燎原社史纪念馆2009年被命名为温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燎原社纪念馆


李云河(左)李桂茂(中)戴洁天(右)合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