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29来源:地区管理员
琦君(1917~2006)
原名潘希真,1917年生于今瓯海泽雅镇庙后村。年幼时,由于父母相继离世,而由伯父潘鉴宗收养移居瞿溪镇。十二岁随家迁居杭州,1941年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现杭州大学),毕业后曾任
教上海汇中女中、永嘉县立中学(现温二中)。1949年迁至台湾,先后任台湾“司法行政部”科长、台湾“中央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系教授。1996年与丈夫李唐基定居美国新泽西州,任旅美华人作协理事。
在永嘉中学执教时,二十七岁的琦君,积极参与学校 “霜叶红于二月花”诗社活动,学生们常向她求教。在她的倡议下,学校排演大型话剧《雷雨》,她饰演剧中女主角繁漪,演出获得空前成功,在温州引起不小的轰动。
琦君于1950年正式开始写作。自1954年以来,先后出版了《琴心》、《烟悉》、《红纱灯》、《七月的哀伤》、《三更有梦书当枕》、《水是故乡甜》、《此处有仙桃》等散文、小说集三十余种。1964年获得台湾中国文艺协会散文创作奖,1970年《红纱灯》散文集获中山散文创作奖,其中《此处有仙桃》获全台湾文艺奖。《琦君寄小读者》获台湾新闻局金鼎奖,被称为“国家级”作家。1989年又被评为台湾十佳作家之一。其作品曾被翻译为美、日、朝鲜文等,深受海内外读者的喜爱。
自去台湾以后,琦君就再也没有回过温州,可对这块出生地的迷恋,使她梦魂牵绕。所以在她的全部作品中,半数以上是描写她在家乡的童年生活和求学过程中的人和事。像她的散文《香草忆儿时》,写的就是在瞿溪过年时的情景:宰猪、掸尘、捣年糕、祭灶、分岁酒、压岁钱、拜年、迎提神灯……另一些散文通过写“茶山杨梅”、“月光饼”、“瓯柑”,抒发了“月是故乡圆”、“水是故乡甜”的情怀。琦君散文中这种浓浓的思乡之情,曾让千千万万的游子潸然落泪。
女文豪琦君是温州的骄傲。在她的家乡,瞿溪镇政府和三溪中学利用她的故居,创办了“琦君文学馆”,将她的文学作品收藏在一起,为后辈学者提供一份艺术典范,为繁荣中国文学创作作出贡献。
琦君女士于2006年6月7日凌晨4时45分因肺炎在和信医院去世,享年九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