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5-23来源:综合科
建 房 旧时,乡间民众迷信风水,占卜之风盛行。建新房住新房讲究一套程序。
选宅基 即为“选地基”,请阴阳先生看地脉择宅基定朝向,一般坐北朝南,忌讳地势南高北低。
安 土 择黄道吉日动工兴建。破土时,先挖几块泥放筐中,插上有咒符的桃木,破伞遮住,意为取得“太岁”同意。宅基定好后,在中堂处挖埋一包银朱神砂,插上镇宅桃符,俗称“万年符”,然后燃放鞭炮。
上 梁 择黄道吉日,设神位摆祭品,请道士念经,先行镇宅后祭梁。画好符图桃木,插在原桃符上面,意为阴阳结合,此为镇宅。随之祭梁,在正梁正中挂上榔锨(意为兴也)、短浆(意为涨也)。备系上万年青柏、红绸布的风水瓶,并将剪刀、尺子、镜子、秤杆等拴于米筛上,米筛中贴一张红纸,又把米筛缠在長竿上,長竿插在装水的水桶内,靠于中堂,俗称“映红”。新房门悬挂红布条。一切准备就绪,由大木老司主持,在梁上缠红绸,新房主人披红布,抬梁向上,由“抱梁人”和“利市人”接过梁后,木匠先用木制“榔锨”虚敲几下,再用斧头敲入榫卯。道士唱起《上梁歌》,主人端出八角金盆给木匠。盆内盛有麦、豆、爆米花等象征五谷和馒糍做的五色馒头。桔、柿等水果以示吉利,还有红色和一条红绸布。木匠接盆后放在桌上,将红绸布绕在身上,预备安梁。道士唱完《上梁歌》,“金盆落地,大吉大利”鞭炮、百子炮齐鸣,木匠把栋梁安好,步上方梯,上梁仪式完毕。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所建新房大多是水泥钢筋结构,上梁仪式逐渐简化。
镇宅石 新房忌正门与河流、巷口、庙宇、神殿、桥梁等对冲,认为会不吉利,于是在“恶向”处竖一块镇宅石,有的嵌入墙内,上刻“泰山石敢当”,有的还在字旁边加刻虎头、八卦之类彩色图案,以避煞破邪。镇宅石还有竖立于大门边、村口、路道交叉口的,以保当地人口平安。
装门匾 旧时,文人墨士人家建房一般会装饰匾额,在大门正上方,厅堂正中或后院墙壁、亭榭题词,并裱装成匾牌悬掛。一般为四字,如“和气致祥”“瑞气盈庭”“龙凤呈祥”,现代则用“人定胜天”“前程似锦”“气象万千”等,表示家人的向往和祈求。
砌锅灶 垒灶如同盖屋要择吉日,灶基填埋朱砂“起土”,灶有单眼、二眼和三眼,眼是安锅和烧火处。灶眼朝西,两锅之间嵌汤罐。新灶砌成,煮汤圆分食;新锅首用,菜油祭锅图吉利。
进新屋 俗称“搬新屋”,择吉利时辰,准备谷米一把,五谷种子五色,草席,算盘,秤等物,还有一長竹竿缠上红布,全家人依次列队绕新房一圈。有的还赶着猪、抱着狗、猫,一起参加仪式,表示迁入新居后,家门清净,人丁安康,五业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