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5-23来源:综合科
母猪产仔 母猪产仔时,主妇点灯坐在猪栏头陪生,及时拿掉胎盘,以免母猪食子缺乳,猪仔下地,准备酒肉香烛,摆在米筛中,端猪头祭猪神,谓之“ 解厌”,口念“保佑母猪平安,猪仔快長大”。然后给母猪喂蛋酒。
分 窝 猪仔出卖给买户叫“分富”。分富忌刀砖、红沙日。养母猪人家备肉饭,先拜财神爷,再请买猪仔客人吃,表示人代猪仔吃上轿饭。饭后用湿丝绵带缚猪仔充重量,直接装入猪仔篰。开秤前,客户抓一把猪栏沙塞进猪仔篰中,说猪仔看到母猪栏沙,就像母猪在身边不会寻娘。在计算猪仔价时,雄猪增1斤,雌猪减1斤。提猪仔回家,在猪仔篰上插桃树枝和镰刀,以示“桃花女破煞”。
接栏猪 大肥猪出栏受宰前,一般先买好猪仔,谓之接栏猪。“养猪不赚钱,回头看看田”“一头猪血汤,抵得一袋大麦一袋糖”。买接栏猪,目的是不让猪栏空着,连年养猪增加收入。栏头有忌语,不讲究“死”“瘟”等字话语,要讲吉祥话。
端猪肉汤 农家养猪,历来有“端猪肉汤”习俗,肥猪宰杀后,第一条肉先摆祭敬供财神爷,然后切成大肉片,拌以猪肠、猪血做一大锅猪肉汤,盛大碗分端给邻居吃。又有猪头拜神后,也给邻居親友端猪肉汤。此俗令养猪农户开销不少,故有“猪好杀,场难摆”之说,今已淡化。
养 牛 养牛有独养、合样两张形式,劳力充裕土地多的农家,一户养一头牛,家庭较困难的,几户合养一头牛。农家爱牛如命,平时白天放牧晚又添夜草料。母牛生牛仔,给母牛喝蛋酒,牛耕地后,给喂珍珠莲。见牛老被宰杀,手交叉后身,以示无力相救。
养 鸡 乡间养鸡,如一农家的公鸡金色或红色,壮大且已养多年,被邻家视为吉祥“金鸡”,养家特别珍惜,精心养护。佳节时,邻家轮流将“金鸡”抱去安放祭案祭祀。
捕 鱼 沿江一带,有出海捕鱼的,先做“鱼福”,也称“顺风酒”。以三牲(鸡、鹅、猪头)及金银纸箔祭拜海神或“胡公爷”。出海时,插顺风旗,求神保平安,渔船丰收归来或年冬时节,买祭品还愿。